世界杯下注徐天樂:以科學之精神培育創新之棟梁

  世界杯下注     |      2023-01-18 18:33

  如果說一個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一輩子的,那么,徐天樂老師做到了。他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解剖學與生理學系主任,神經科學學科帶頭人,工作中他治學嚴謹,注重細節,對于小事也絲毫不懈??;生活中,他又如慈父一般溫暖包容,關懷體恤,貫穿著“教書與育人相統一”的教師風范。

  秉持“學術引路,思想領航,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的育人理念,將立德樹人融入教學、科研全過程。他心中有責,不忘教師初心,熱愛三尺講臺,以科學家精神傳播真理弘揚正氣,以探索神經科學奧秘、推動國家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發展為己任;他心中有愛,密切聯系師生,對身邊每一個人關心、幫助、提攜。在30年的科學研究與醫學教育中,以勤勉奮斗書寫人生底色,以立德樹人彰顯為師楷模,以追求卓越成就學者風范;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作為神經生物學課程組的首席教師,他除了主持和主講《神經生物學》系列課程,參與器官系統整合課程《神經系統》團隊教學,還擔任本科八年制法文班班導師,以及指導本科生RBL和大學創新性實驗項目。近年來共帶教6個本科生科研團隊24人次。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實驗室,他總是鼓勵學生志存高遠,用科學精神啟迪科研思維,每一位所帶教的本科生在各級比賽中脫穎而出,屢獲佳績:2016級本科生朱佳杰的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入選為國家級項目,他多次榮獲上海交通大學校級獎學金并被評為上海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2017級本科生汪瑞琦入選交大“榮昶儲才計劃”,多次獲國家獎學金并于2020年入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CSST項目,2021年被耶魯大學全獎錄??;2018級本科生溫馨蘭與2019級本科生黃欽文組隊獲得“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總決賽金獎”,前者被評為2022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并被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以高額獎學金錄取世界杯下注。在課堂教學中,徐天樂老師巨大的個人魅力和對科學精神引人入勝的詮釋,總能讓聆聽者醍醐灌頂。一次“科學家講前沿”的報告,就能深深吸引賴軻同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開啟科研的靈感,成就一個卓越的創新發現(賴軻等. Sci Trans Med 2020)。徐天樂自己的博士生蘇鑫裕在Neuron、J Neurosci發表兩篇論文;被評為交大研究生學術之星、十大勵志典型人物、輔導員標兵、優秀員、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長三角神經科學優秀研究生論文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徐天樂老師常說,“幫助學生成長發展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在他的言傳身教和影響下,他的學生們熱愛科學、投身科學,蔚然成風。迄今為止,成為國家杰青、國家優青、青年千人、青年長江等獨立課題組長(PI)的畢業生就有17人。

  徐天樂老師認為思考、積累和凝練是教學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課程和教材既要傳承更要創新、與時俱進。他潛心投入課程建設和教材編寫工作,開設《神經科學前沿》、致遠榮譽計劃《神經生物學基礎與進展》等研究生課程,組織編寫適用教材。2021年應科學出版社邀請,他擔任國家“十四五”規劃本科生教材《生理學》副主編。日前,徐天樂主編的“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規劃教材《現代神經生物學》召開了啟動會。凝聚徐天樂潛心二十年研究成果的首部新型離子通道專著《Nonclassical Ion Channels in the Nervous System》于2021年在海外出版。

  世界杯下注

  他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組織實施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疾病神經生物學基礎-臨床交叉學科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倡導學科打破單一導師的培養體制,設置“研究生學位共同指導委員會”,對育人實行全過程管理;為提升人才科研原創能力,他積極探索“破五唯”評審機制,率先在解剖生理學系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世界杯下注,引導和激勵原創性突破;他主持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大膽機制體制創新,提升師資層次,引入青年PI承擔課程,邀請專業領域專家共同參與講授,與臨床成立交叉合作創新師資團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實現“教研相長”,極大提升了研究生創新思維和科研原創能力。

  他也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在組內開會時,他屢次強調課題選擇要“新,準,狠”,他對腦科學的理解和看問題的角度往往讓學生豁然開朗,醍醐灌頂。他鼓勵研究生自主設計課題,發揮聰明才智,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擺脫僵化思維,大膽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給予支持和肯定。他讓學生們明白,只有創新才能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才能真正提高我國高精尖領域的技術水平,才能讓世界看到中國的科技實力。

  徐天樂從來不要求組內的學生幾點要到實驗室,但是自己只要沒有另外的工作安排,都是每天早上七點鐘多到實驗室,高強度的工作安排經常讓人忘記他已年近六旬?!肮ぷ髯灾?,行為自律,學術自由”是他給Xu lab立下的“三自經”,旨在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行動節奏充滿熱愛地鉆研真正的科學問題。徐天樂治學嚴謹,注重細節,對于小事也絲毫不懈怠。為了讓不同學科的同學更加形象深入地了解離子通道與感知覺的相關知識,他把面向全校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的講座幻燈片修改了十幾版。不管是給研究生還是本科生授課,他都精心準備PPT,PPT改了又改,并且總是提前到場,以帶給學生最佳的學習體驗。對實驗室學生的指導,甚至RBL、大學生創新性實驗的本科生同學的課題材料,小到PPT標點符號、參考文獻格式引用,大到課題思路推敲、脈絡梳理,他都以高標準、嚴要求為原則,逐字逐句仔細指導與修改,并給學生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還會跟進修改結果,從不泛泛而談,敷衍了事。

  對于學生的培養,他注重因材施教,精心為學生甚至組內工作人員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他會根據成員過去的科研經歷和感興趣的領域提供未來的課題大方向和培養計劃,鼓勵實驗室成員挑戰創新,極大發揮了實驗室成員的主觀能動性。他總是說要盡量去熱愛我們所做的事,把它變成自己想做的事,因為自己想做的事才會做到全力以赴,別人讓自己做的事大多做到盡力而為。他說“要讓每一個學生和青年教師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并熠熠生輝”。

  上海疫情期間,他堅持線上組會,修改研究生論文、PPT,喊上本科生同學旁聽,讓大家學習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他詢問并耐心傾聽每位成員的近況和困難,分享自己參與社區志愿者,科普講座的親歷,鼓勵大家充實起來、緩解焦慮、相互幫助、共渡難關。徐老師用身體力行的積極樂觀,從容不迫,陪學生們一起度過了艱難焦灼的特殊時期。

  徐天樂是學生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他說,中國要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就要有培養一流創新人才的教育,要吸引世界上最強的科學頭腦,要有吸引人才的創新文化,還要有促進人才發展的學術平臺。為此,他立足國際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發展前沿,以國家和上海市腦科學發展戰略為指導,積極謀劃和推動建立交大醫學院“以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交叉集成平臺”;以點帶面,引領“腦科學創新團隊”開展基礎與臨床實質性合作,有效推動了我校規?;陀薪M織的腦科學研究。他運籌全局,助推交大腦科學多學科交叉聯動,在國家腦計劃大項目中占據重要一席。在他的帶領下,解剖及生理學科進入QS世界學科百強,2022年排名上升至全國第2位和世界第64位,成為青年教師和學生學術發展的沃土。

  他身兼數職,樂于擔當,積極投身校內外各項學術服務,用自己的一分光一分熱去成就每個人的獲得感。他擔任中國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神經科學會常務理事和上海市神經科學會理事長,在以“離子通道與神經信號轉導研究”為特色的腦科學領域成就斐然。他還積極參與社會科普活動,如上??茀f組織的“中學生物教師培訓班”、交大本部舉辦的“諾獎解讀”。2022年疫情期間參加了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的聚精“匯”神系列科普活動,并做專題講座。他身邊每個人世界杯下注、從學生到老師,都能從徐天樂的身上得到支持,受到鼓舞,汲取到力量。

  徐天樂,上海交通大學2022年教書育人獎一等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基礎醫學院解剖學與生理學系主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兒童腦科學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曾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優秀員”及“師德標兵”。已培養研究生52名,在《Neuron》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